乡村振兴将为建设工匠们提供施展才能、大展作为的广阔空间。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浙江省农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中,来自普陀的张田田、徐家俊两位工匠代表舟山市出战砌筑工项目,勇夺冠军。
说起农村工匠,不少人自然会想起泥水匠、瓦匠、木匠等农村那些有手艺技能的人。他们走东串西,帮要娶媳妇的赵家盖起了新房,帮王家老屋补好了漏,帮村里建了一个公共厕所……这些农村匠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最了解群众需求,尽心尽力替雇主精打细算,以自己精湛手艺和良好口碑,为构建乡村美丽图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贡献了力量。
曾几何时,农村学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泥水匠、瓦匠、木匠等农村建筑工匠也变得稀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包括需要大量乡村建设工匠。不久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把“乡村建设工匠”作为新职业。乡村工匠们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干起活来会更加有劲。并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如火如荼,将为乡村建设工匠们提供施展才能、大展作为的广阔空间。
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好乡村建设工匠的作用?一方面,仅有几个工匠冠军远远不够,应该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开展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举办乡村工匠职业技术大赛,开设乡村工匠室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乡村工匠的能力和素质。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应给乡村建设工匠作用发挥提供机会。比如,眼下乡村建设投资不少,一些小项目大公司看不上,小包头层层转包只想挣钱,在规范操作、严格监督前提下把项目交给“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去做,这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也有利于调动农村工匠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