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jpesb"></menuitem>
    <tr id="jpesb"></tr> <strong id="jpesb"><source id="jpesb"></source></strong>

      <tr id="jpesb"><small id="jpesb"></small></tr>

      • 舟山网微矩阵:
      • 掌尚舟山APP 掌尚舟山APP
      • 舟山论坛APP 舟山论坛APP
      • 舟山网微信 舟山网微信
      • 舟山网官方微博 舟山网官方微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舟山聚焦

      聚一缕缕微光,他们传递爱和温暖

      2023年01月01日 14:49 来源:舟山晚报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2022年年末,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他们的点滴付出汇聚成一缕缕微光,让这个跨年变得更加温暖

        元旦特别报道

        坚守篇

        2022年年末,不少人纷纷“中招”新冠病毒。大部分人选择居家办公、减少公共场所聚集,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少。这个跨年,不容易。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严冬中,从清晨到日暮,从夜色渐浓到晨光破晓,一直在默默付出。社区工作者唐诗依旧奔走于社区大街小巷,小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周海珍一天24小时守护老人健康,社区生鲜超市老板每天4点出门为邻里生活提供服务,艰辛的背后是他们对家园和城市的爱与坚守。

        照亮这个冬日的不只有他们,社会各界人士的点滴付出汇聚成一道道“微光”,让这个跨年,更加温暖。

        护理人员周海珍:

        一勺一勺耐心给护理老人喂饭 放弃休息时间愿为老人们多做点事

        【作者】刘生国

        站在床边,周海珍正在一勺一勺地给护理老人喂饭。这是笔者昨天早晨,在普陀区六横康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的场景。

        康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六横唯一一家公建民营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里有80张床位,目前入住了47位老人,配有7位护理人员,周海珍就是其中之一。

        周海珍今年52岁,2019年12月,康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招收一批护理人员,周海珍成了其中之一。

        当护理员以来,周海珍就把服务中心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她说:“我丈夫在六横一家船厂上班,中午不回家,晚上下班回家他与母亲一起吃饭,儿子又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事情根本不用我操心。因此,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中心的护理工作。”就这样,周海珍和其他6位护理人员一起,天天为入住老人送饭喂饭,洗头洗脚,洗澡擦身,打扫卫生等,但不管多苦多累多脏,她们从无半句怨言。

        新冠病毒感染高发,这给服务中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压力。服务中心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不仅入住老人的家属不能入内探视,而且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能出中心大门。周海珍积极带头,自觉遵守,其间一直坚守在护理岗位上。她说:“虽然服务中心规定每个月有2天休息时间,但我作为护理员中的一名小组长就更应以大局为重,宁愿放弃休息时间,也不出中心大门半步,呆在中心可以多为老人们做点事情。”

        入住服务中心的47位老人,有全护理的,也有半护理的,10多位全护理老人需要护理人员寸步不离地在他们身边守护着,周海珍就与别的护理人员一道轮流地去照料他们。周海珍说:“这些全护理老人有的大小便失禁,一天需要换好几次衣服和内裤,擦好几次身,臭气难闻,反胃呕吐这是常事。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我们都是24小时守在老人身边。当听到老人身体有难过的声音时,我们就会第一时间起来进行查看,真正做到精心呵护,贴心服务,让老人更好地安享晚年。”

        社区工作者唐诗:

        11人的办公室仅剩2个人坚守 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为居民做好服务

        【作者】高阳 於晓幸

        “大爷、大妈,大家排队一个一个领,每个人都有的,名字在我这里登记一下。”上月30日上午,沈家门街道荷东社区正在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防疫包,里面有退烧药、复方鱼腥草合剂、口罩、酒精消毒液。排队的人数十个,但发放物资的社区工作人员却只有说话说得嗓子“冒烟”的唐诗和柯艳柃两人。

        唐诗哑着嗓子告诉记者,从上月24日开始,荷东社区工作人员一个个相继感染新冠病毒,到上月26日周一上班,11个人只有4个人到岗。到了周四,整个社区只有她和柯艳柃还在坚守。

        上月29日下班后,唐诗只身赶至街道领取60岁以上老人防疫包,拿回社区安置好关上门匆匆回家。第二天上午8点不到,唐诗就提前上班,逐一清点防疫包,确保每个袋子里的防疫物品一样不漏。然后,她拿起电话开始挨个通知符合条件的居民到社区领取物资。

        8点30分左右,第一个居民来到社区领取防疫包,唐诗将物资清单告知后还详细叮嘱老人用药注意事项及日常防疫需求。随后到来的老人越来越多,两人实在无法应对,唐诗就打电话求助社区序化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完成了上午的防疫包发放。

        老人们领完回家后,唐诗一一比对老人信息,将还未领取的老人做好标注,准备在自己中午休息时间送上门去。她说:“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300多人,但社区实在是离不开人,疫情防控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只有两个人,只能休息时间去送了。”

        尽管社区只剩唐诗、柯艳柃两人坚守,但是她们仍然要处理辖区内残疾人康复用具申领填报、居民各项证明打印、邻里纠纷处理、房屋漏水检修人员联系等日常工作。只见她们用脖子和肩膀夹住座机话筒,一手拨打号码,一手拿笔做好记录,时不时还要注意手机微信群的消息通知,其他座机铃声还不时响起。唐诗苦笑着说:“真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有些正在与病毒斗争希望早日返岗,有些已经“阳康”第一时间投入工作。沈家门街道海星社区只剩一人坚守,西大社区13个人还有5人在岗坚持,其中3人“阳康”,一人带病上岗;东港街道兴普社区17名工作人员还有5人坚守……

        生鲜超市老板李春发:

        每天凌晨四五点进货,微信下单随时送达 想让周边小区居民吃上平价又新鲜的菜

        【作者】高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的菜心又嫩又甜!”“菜拿到了,好新鲜。”“辛苦你们了,提货好快,一份份已经分装好的,赞!”……

        李春发是新城长峙岛上一个小区生鲜超市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百来平方米的超市。“人食五谷杂粮,所以菜类是最基本的保障”,一年多以前,红楠海苑附近的“菜篮子”撤点后,看着小区居民,特别是老人买菜难的情况,李春发和妻子就在红楠海苑东北角开了这家益鲜生鲜超市。

        随着近期新冠病毒感染高发,李春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不少居民购买高价蔬菜包的报道,心里五味杂陈。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的生鲜超市开门,为的不仅仅是自己家生活,也想让周围小区的居民吃上平价、新鲜的菜。”

        昨天清晨,红楠海苑小区沿街商铺中仅亮着一盏灯的超市里,李春发忙前忙后地搬菜。昨天早上4点他从店里出发,开车到定海金叶蔬菜批发市场、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地进货蔬菜、猪牛羊肉,因为进完货时间还早,李春发还驱车到国际水产城进了新鲜鱼虾,确保当天居民能买到的菜品丰富。

        李春发的妻子张珍影说:“以前五号菜85元一箱,现在要105元一箱了。我们每次都会和顾客把这些说清楚,是菜价涨了,我们自己只赚一点辛苦费,不会卖高价挣黑心钱的。”

        红楠海苑居住的老年人较多,不少老人子女就和李春发加了微信好友,有需求的时候就在微信上下单,再由李春发将菜打包送至老人家门口。受疫情影响,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居家不出,只要微信上有需求,李春发都及时回应,一一送达。记者还在店里看到,不少市民来买东西直接站在店外报菜名,由李春发夫妻到货柜拿货送到店外。李春发说:“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也清楚大家的顾虑,所以能帮一点是一点。”

        记者了解到,李春发和妻子每天三四点起床,7点30分开店,晚上九十点才关门休息。李春发说:“新的一年,我们还是会一直坚守。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大家伙的一日三餐,我们肯定不能缺席,再累也是值得的。”

      原链接: 作者:刘生国 高阳 於晓幸    

      掌尚舟山客户端

      此新闻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扫码下载随时阅读舟山新闻

      欧美性爱操逼爽片

    1. <menuitem id="jpesb"></menuitem>
      <tr id="jpesb"></tr> <strong id="jpesb"><source id="jpesb"></source></strong>

        <tr id="jpesb"><small id="jpesb"></small></tr>